信息社會高度發達的今天媒體爆料各種婚外情、暴力犯罪的報道不斷沖擊人們的眼球,此類消息也往往成為人們茶余飯后的談資。作為法律工作者的律師,或許缺乏小說家勾畫撲朔迷離、扣人心弦故事的想象力,筆者也曾多次試圖通過承辦各類案件中的情節探析婚外情與暴力犯罪之間千絲萬縷的聯系。通過筆者最近辦理一起因婚外情第三者插足,丈夫與被害人之間暴力沖突最終被判入獄的案件,這起案件引發了筆者的深思。
鄉下、農村、平窮,往往讓我感受到民風的淳樸、思想的單純,可案件就是發生在鄉下農村,少婦張某與本村村民劉某有染,此事在寧靜的村莊傳開,張某的丈夫林某聽到村民的流言蜚語,心中的怒火充不停向外噴發。某日晌午林某終于按耐不住,便手持砍柴刀到沖到劉某家中討要說法。當林某沖到劉某家時正好趕上劉家的女兒出嫁,劉某家聚集的親朋好友場面可謂壯觀,劉某的兒子劉小某見林某在大喜之日前來“叫板挑釁”,便覺得很失顏面,劉小某遂邀集一伙年輕朋友對林某驅趕。此刻,林某深知自己不是劉家人的對手,硬闖定要吃虧,于是林某離開了劉家。
旁晚時分劉家的喜事接近尾聲,喜事熱鬧過后劉家舉得林某上午的挑釁讓劉家很丟面子,決定要好好教訓林某一頓,經過一番“策劃”后劉某的兒子劉小某等一伙人三人在酒精的刺激下,手持鐵棍、鐵鍬等兇器來到林某家。林某離開劉家后,心中的怒火一直沒有熄滅,還沒有等低頭家門的林某沒有反應過來,劉小某一伙人就劈頭蓋臉朝林某打來,林某毫無時間反抗,經過一輪的毆打林某已被打得頭破血流,此時圍觀的村民越來越多,劉小某等人見狀后停止了暴力行為。林某此事卻出于本能,抄起一把剪刀便向劉小某肺部捅了一下,劉小某頓時鮮血直流,雙方受傷后一場戰斗也告一段落。
林某、劉小某被送往醫院后,林某簡單包扎后便離開了醫院,劉小某因傷勢較為嚴重,住院近一星期。劉小某出院后,兩家人斗毆的消息已經傳遍了整個村莊,雙方頓時成了村里的“焦點人物“。林某卻也在縣城購物時被公安機關意外帶走,開始村民還不知道公安機關為何事將林某帶來,后來才得知劉小某受傷后到公安機關報案,其傷害程度為重傷乙級,所以公安機關以林某涉嫌故意傷害罪而刑事拘留。
案子在偵查階段,林某是否構成故意傷害罪還沒有定論,林某的遭遇也在村莊鬧的沸沸揚揚,林某家中上有八十多歲的父母,下有兩個未成年的之女,在村民看來,原本“有理”的林某將面臨牢獄之災,實屬難以理解,村民也一度聯名上書公安機關要求釋放林某。公安機關也多次向林某的家屬解釋說明林某的行為已經涉嫌構成故意傷害罪,依法應當追究刑事責任,并一直解釋不能釋放林某。盡管辦案機關多次苦口婆心的解釋說明,當地村民還是難以理解,村民始終認為劉小某的老子劉某偷人與林某的老婆有勾搭,林某去討要說法合情合理,而且劉小某一伙人沖到林家實施暴力,并將林某打傷,劉小某被剪刀捅傷實屬罪有應得,村民作出這種判斷是基于農村的風俗習慣。但是情與法往往存在沖突的地方,當法與情發生沖突時,由于法是國家制定的具有強制力的行為規范,情的地位必須讓位于法。
案件的發生導火索是婚外情、第三者插足最終釀成暴力沖突,林某因觸犯刑律構成犯罪面臨牢獄之災。社會轉型時期價值觀復雜化、多樣化不斷沖擊固有的傳統價值觀念,在情感方面人們也面臨著種種疑惑與困擾,夫妻感情本是小兩口之間的事情,但往往由于夫妻感情出軌第三者插足引發社會治安問題乃至暴力刑事案件屢見不鮮?;橥馇?、第三者插足本屬不光彩的事情,但是這些感情糾葛本屬道德調整的范圍,但林某因此將劉小某捅傷,卻觸犯了國家法律的強制性規定,已經構成犯罪,司法機關也最終以故意傷害罪追究林某的刑事責任。
經過長期的努力,今年年初宣告中國特色法律體系已基本形成,我國的法治建設也取得了巨大的成績,但是在法治進程中也不應忽視道德對社會調整作用。道德是建立在一定社會經濟基礎上的思想關系,是種特殊的社意識形態或上層建筑。道德往往以善惡為標準,調節人們之間和個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道德是人塑造人性的重要精神,道’是遵循萬物的發展規律,‘德’是精神方面的自我約束。遵循大道,學習好的德行,才能飽滿自己的人格和人生。法律是國家按照統治階級的利益和意志制定或認可、并由國家強制力保證其實施的行為規范的總和。社會行為中,畢竟世俗社會的誘惑太多,吸引力太強,有些是‘德’所無法約束的。這是‘德’的另一個層面——法律便應運而生了。法律可以營造出一種公平機制,產生外在的保障,是‘德’的有效補充。
真正的法治光靠嚴刑厲法調整是不夠的,應當讓人們樹立正確的、科學的信仰觀,應該堅守內心中的德,人的精神也需要一個好的歸宿,如果沒有,就可能走偏。所以,德治和法治是相輔相成的?!暗赖率巧顚哟蔚?,主要完成靈魂塑造;法治是用來約束犯罪行為”。法律調整與道德調整往往存在相互重疊的地方,諸多固有的優良傳統道德規范也值得繼承與發展。
|